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,群众对生活质量、生命质量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,“防病治病”也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热门话题,医学知识也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必备知识。特别是近两年来,国家出台了医疗制度改革方案,并划分了处方用药与非处方用药。非处方用药具有安全、有效、稳定、方便的特点,不需要医生诊断开处方,患者可根据自己掌握的医药知识,并借助药品介绍,对小病小痛进行自我诊断、治疗。这样,群众对掌握医疗保健知识进行自我保健的需求就显得格外迫切。
然而,医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,它包括解剖、生理、病理、药理、诊断、治疗等多方面,理论性也非常强,因此,普及医卫知识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可有点难。笔者作为一名医学编辑,多年来,一直注意探讨医卫科普书编辑出版的新路子,现将自己的一些体会作为引玉之砖,求教于同行:
一、医学科普读物要姓“医”
对于医卫科普图书来说,作者必须掌握比较丰富的医学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,熟知患者想了解和必须要了解的知识,并有能力用普通大众能理解的文字,将深奥的医学知识叙述出来,使其变得通俗易懂。我社近几年出版了《家庭妇幼保健丛书》、《实用脚部(反射区)按摩法》、《自己看病》等群众喜爱的医学科普图书,作者均为资历深、水平高,在医学教学和临床实践上有丰富的经验的人士。在编辑工作中,我们也常接到一些医学科普的自来稿,但与作者交谈中,得知这些作者大多数不是学医的,所投书稿也并非自己所写,而是从各种报刊杂志中收集而来,这其中也不乏质量高的稿件,但科学性不强,封建迷信的东西也不时见到,因为他们自己不是学医的,对医学知识本身就是一知半解,所以对收集的稿件没有辨别能力,以致鱼龙混杂,像这样的稿件我们一概不用。医学科普图书要姓“医”,这是选题组稿的前提。
二、医学科普要“求新”
日前图书市场上的各种医学科普读物,对提高各层次人群的医学保健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。图书品种的多样化,为读者提供了选择的空间,对出版社而言,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。为在医学科普图书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,选题的新颖、内容结构的合理是非常重要的。
书名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,书名的新颖能吸引读者关注,能使该书从众多的同类图书中脱颖而出。如我社出版的《自己看病》一书,书名直观、新颖,从书名即可得知书的内容。该书在编排上也力争做到“新”,打破了以往用文字叙述的形式,改以表格的形式编排,重点突出,条理清楚,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家庭常见病的症状、诊断要点、治疗方法、家庭护理,常用检验正常值等医学知识,读者可从书中的疾病导向表中查找疾病,然后再根据查找到疾病的页数进一步诊断治疗。该书还配套出版了《自己看病》CD-Rom,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。
三、医学科普要姓“普”
与专业教材和专业工具书不同,医学科普图书重在普及,这是由它的读者对象决定的。我们将科普读物分为高、中、初三个层次,就像金字塔一样,高级科普为塔顶,中级科普为塔中间,初级科普为塔的下部。各个层次的科普读物都有它固定的读者群,内容都为科学普及,但是各层次读者的知识结构水平不同,所以,要针对不同的读者群,出版与其阅读心理、接受能力相适应的科普图书。在高、中、初三个层次的科普图书中,初级科普拥有广大的读者群,也是我们重点进行科普工作的对象。在编辑工作中,我们应要求作者用最普通的文字来叙述复杂的问题,避免使用专业术语,如心悸、里急后重、盗汗、桶状胸、暖气等。在医学科普图书中,专业术语容易将读者引入误区,使读者难以将书读下去。要以普通读者的眼光来审阅稿件,在“普及”二字上下功夫。